科研
   建设

·科研探索

  地理信息技术系基于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与3S技术开展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土壤与土地资源调查、精准农业、作物遥感估产、土地资源管理、地籍管理、环境监测与管理、水土流失治理、 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科研工作。
  本系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和对外服务工作,涉及基于TIGGE 和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农业干旱预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地表过程的区域土壤养分时空变化模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我国不同水热梯度带土壤钾素生物有效性的分布规律及其作用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基于TIGGE和3S技术的农业干旱预警系统研建(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拉萨柳梧新区土地规划与管理系统的设计和无人机遥感影像处理关键技术的研发等项目。十多年来我系教师先后发表科研论文130余篇, 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EI收录30余篇;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雅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7项,软件著作权证书27项。


1. 科研成果

1.1代表性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主持人 项目来源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成都平原农村土地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功能协同研究  李启权   四川省科技厅
  基于智慧农村"三生"空间规划评价研究  高雪松   四川省科技厅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侵蚀产沙与土壤营养元素流失对退耕还林的响应研究  李 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我国不同水热梯度带土壤钾素生物有效性的分布规律及其作用机制  李 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地表过程的区域土壤养分时空变化模拟  李启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2代表论文

1.Ting Li(李婷), Huoyan Wang, Xiaoqin Chen, Jianmin Zhou. Soil reserves of potassium: release and availability toLolium Perennein relation to clay minerals in six cropland soils from eastern China.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2017, 28(5): 1696-1703. [SCI 收录]
2.Shuang Liu , Jingwen Xu *(徐精文), Junfang Zhao, Xingmei Xie, Wanchang Zhang. Efficiency enhancement of a process-based rainfall-runoff model using a new modified AdaBoost RT. technique. Applied Soft Computing.2014, 23(10),521–529. [SCI 收录]
3.H. Li(李豪), X. Zhang, K. Wang, and A. Wen. Assessment of sediment deposition rates in a karst depression of a small catchment in Huanjiang, Guangxi, southwest China, using the cesium-137 technique.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10, 65(4): 223-232. [SCI 收录]
4.Wu Xiaobo(吴小波), Nan Zhuotong, Zhao Shuping, Zhao Lin, Cheng Guodong. Spatial modeling of permafrost distribution and propertie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J]. 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es, 2018,29(2):86-100. [SCI 收录]
5.Ting Li(李婷), Wenwen Zheng, Shirong Zhang, Yongxia Jia, Yun Li, Xiaoxun Xu. Spatial variations in soil phosphorus along a gradient of central city-suburb-exurban satellite. Catena, 2018, 170, 150-158. [SCI 收录]
6.LI Hao(李豪, ZHANG Xin-Bao, WANG Ke-Lin et al. 137Cs Redistribution in Thin Stony Soil of a Carbonate Rock Slope in Southwest China. Pedosphere, 2011, 21(1): 37-45. [SCI 收录]
7.Ting Li(李婷), Huoyan Wang, Zijun Zhou, Xiaoqin Chen, Jianmin Zhou. A new grading system for plant available potassium using exhaustive cropping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chemical analyses of soils.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37327. [SCI 收录]
8.XU Jingwen (徐精文), ZHANG Wanchang, ZHENG Ziyan, JIAO Meiyan, and CHEN Jing. Early Flood Warning for Linyi Watershed by the GRAPES/XXT Model Using TIGGE Data.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12, 26(1) : 103-111. [SCI 收 录]
9.Xulan Liu, Ting Li*(李婷), Shirong Zhang, Yongxia Jia, Yun Li, Xiaoxun Xu. The role of land use, construction and road on terrestrial carbon stocks in a newly urbanized area of western Chengdu, China.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6, 147: 88-95. [SCI 收录]
10.XU Jingwen (徐精文), ZHANG Wanchang, ZHENG Ziyan, CHEN Jing, and JIAO Meiyan. Establishment of a Hybrid Rainfall-Runoff Model for Use in the Noah LSM.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12, 26(1) : 85-92. [SCI 收录]
11. Li Wei, Lai Hua, Zhang Shirong. Dynamic change analysis of land use landscape patterns in Yuechi County. Geospatial Information, 2011,9 (4): 111-113. [核心期刊]
12. Xu Jingwen, Zhang Wanchang, Luo Chengyong, etc. ..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urism WebGIS in Ya'an City and its existing problems. Computer Application Research, 2007,24 (12): 288-290. [核心期刊]
13. Liao Dan, Wang Yongdong, Li Tiankun, et al.. Pleiades-1 satellite image rye image fusion method study. Mapping and spati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2014.08:59-63. [核心期刊]
14. Wu Xiaobo, Yang Liao, Shen Jinxiang, et al.Using space continuity for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 road extraction.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Information Science Edition), 2011, 36 (11): 1298-1301. [核心期刊]
15. Li Hao, Liu Tao, Xu Jingwen. Based on the regional precipitation spatial interpolation method of mixed geo-weighted regression and Krieger. China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2018, 39 (10): 674-684. [核心期刊]


2. 实验室

2.1 3S技术实验室

  历史沿革:本实验室建于2003年,属于省级土地资源信息实验室的一部分。该实验室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土壤调查实验室,前期在蒋道德和邓良基教师的带领下主要以资源环境调查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为重点,以土壤、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为主要研究方向。21世纪初在邓良基和张世熔等教师带领下则主要是利用3S技术进行土壤、土地资源调查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年来涉及到精确农业、作物遥感估产、景观生态学、土地资源管理、地籍管理、环境监测与管理、水土流失治理、农业区域规划等领域的空间信息处理。
  实验室现有教学科研人员9人、专职实验员1人,其中副教授5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人,硕士4人,已初步形成了学历层次、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
  设备情况:实验室教学科研用房214m2。经过近年来省重点实验室和实验室专项经费资助,已具有了省内较先进的实验条件。主要设备包括多台图形工作站、计算机、数字化仪、绘图仪等,GIS软件、ERDAS、ENVI、eCognition(易康)遥感软件、VC#2012开发平台;以及无人机高分辨率(4CM)遥感影像、MODIS、ASAR和ETM+等大量遥感图件。
  承担课程及科学研究:承担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3S技术理论与应用、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农业信息管理与利用、专题地图编制、地图学和遥感基础与应用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实验室同时还开展了大量科研工作和对外服务工作,涉及基于TIGGE 和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农业干旱预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地表过程的区域土壤养分时空变化模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TIGGE和3S技术的农业干旱预警系统研建(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拉萨柳梧新区土地规划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横向研究)和无人机遥感影像处理关键技术的研发(横向研究)等项目。十多年来, 3S技术实验室教师先后发表有关科研论文86篇,在土壤质量时空变异、土地资源遥感监测、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移民工程规划设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方面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
实验室主任:李婷

2.2 测量实验室

  历史沿革:测量实验室自四川农学院1956年于雅安建院时随之成立,时有刘两如、陈华和邬继宗等老师,从属于林学系。1959年林学系迁至西昌建院,留测量课程组,从属于农学系农经教研室,至1984年农经系建系,测量教研室成立,时有邬继宗、王高斌和周秉福等老师。1992年测量教研室划归农化系,至1993年农业科技学院建院,从属于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取消测量教研室,保留测量实验室。2003年资源环境学院建院,测量实验室从属于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时有王永东、艾晏等老师。2015年资源环境学院拓展为资源学院和环境需要,测量实验室从属于资源学院地理信息技术系。在邬继宗、王高斌和王永东等老师的带领下,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验室现有教师5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
  设备情况:实验室现有教学用房387m2,实践教学基地2个。经过近年来的建设,现拥有仪器GPS基准定位仪8台、电子经纬仪3台、电子水准仪1台、光学经纬仪14台、激光测距仪5台、求积仪9台、全站仪16台、双频GPS定位仪1台以及其它辅助设备,设备总价值约122.5万元。
  承担课程及科学研究:实验室主要承担资源需要和林学院的测量学、测量与制图、建筑测量学、地籍测量、全球定位系统和村镇规划等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另外,实验室积极参加与之有关的科研项目,涉及地理信息科学和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的教改项目,土地整理、土地规划、城乡规划、勘测定界等横向研究。2003年参编了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测量学》("十五"规划)教材,并于2013年1月和12月分别副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测量学(第2版)(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测量学(第4版)(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