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痕迹 四川农业大学 资源学院 学院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科研动态 就业服务 学生工作 聚焦资源 师生风采 【求学记】群翎破晓,各赴云程:资源学院2021级主席团全员上岸 2025年04月21日 作者:刘自强 张思琪 审核:张宏霞 星河未央,征途再启。当盛夏蝉鸣叩响毕业钟声,一群满载星辉的资源学子即将奔赴人生下一程山海。在众多学子中,2021级党团学学生组织主席团熠熠闪耀,八名成员悉数叩开名校之门,于学术长卷上写下璀璨新章。其中,党建办主任张琪,保研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建办副主任吴金懿,考研至四川农业大学;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石欣怡,保研至四川农业大学;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严天朗,考研至中国农业大学;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王童瑶,考研至四川农业大学;学生会主席吴汶澔,保研至浙江大学;学生会主席梁媛,保研至大连理工大学;学生会主席汪紫璇,保研至西南交通大学。 八名主席团成员也是八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齐心协力,在服务师生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蜕变成长,引领资源学子创造一项又一项骄傲的成绩,自身也收获了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团干部以及各级各类奖学金等荣誉与奖励。当褪去“学生干部”的标签,他们的故事远不止于榜单上的荣光。从策划活动时的深夜灯火,到图书馆里的晨昏交替,八名青年学子以责任为墨、以恒心为纸,在服务他人与自我超越的双轨上并行不悖,用四载沉淀的底气,为青春写下最铿锵的注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青春故事,一睹资源学干的风采。 破茧领航:从青涩到担当的跃迁 初入菁菁校园的八位学子,在学院部门招新季便以出色的表现通过选拔,奔赴心仪的岗位。在学院各个部门中,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在部门工作中不断突破自我,创造价值。几位主席说到:“选择加入主席团,不仅是为了继续在部门工作中更好地提升自我,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更是因为自己发自内心地热爱着部门工作,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为学院创造价值。”两年前换届选举之际,面对崭新的责任坐标,他们都坚定选择了留任自己的部门。“不弃微末,久久为功”,八位主席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会为学院、为师生做更多、做更好。 在刚接手学院主席团工作时,新的身份、新的团队让他们看到了许多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吴金懿回忆起才上任时,他们接到任务需要带领部门成员整理党建工作的材料,但由于材料繁多且年代久远,整理过程并不容易。面对挑战,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其他几位主席也参与其中协助。最终,他们高效的完成了任务。 任职期间,八位主席一直保持着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一路走来,他们团结一心,互相扶持,在他们的带领下,学院荣获了学风建设奖、五四红旗特色团委等多项集体荣誉,书写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学生工作答卷。 学工统筹:熔铸时光的平衡术 在换届留任部门负责人的那段日子里,八位部长开启了“双线作战”的淬炼之旅:一边是亟待处理的繁重的部门工作,另一边是大量的专业教材和复习资料。如何在学习、工作、生活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是许多学生干部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教室与部门办公室间来回奔波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日常,为平衡好学习和工作,他们只能牺牲更多的休息时间。张琪提到,在换届留任那段时间里,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她学习工作两手抓,甚至经常省略掉吃饭的时间,去贩卖柜买面包,边吃边背书、做题。面对重重困难,他们矢志不渝。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八位主席不仅圆满完成了部门工作,还取得了优异的学业成绩。 在大三这关键的一年,他们都定下了或是保研或是考研的目标,上岸的路上没有任何捷径,这条路无疑是艰辛的,而成功的秘诀往往在于坚持。“解决焦虑的最佳方法就是立刻开始去行动”,长期的学生工作经历极大程度地锻炼了他们的随机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他们并肩前行,互帮互助,最终都拥抱了属于他们各自的成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课内学习到部门工作、从课外实践到各大赛事、从实验研究到论文投稿,这条路充满着艰辛与坎坷,但八位主席始终坚韧不拔,保持着对目标的执着追求,每一步都走得很稳健。虽然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失败的打击,但他们始终秉持着“玉汝于成,功不唐捐”的信念,坚信每一次失败都在为最后的绽放积蓄能量。 他们对学生组织的“接班人”寄予厚望:“也许学生工作会耗费一些时间,但在这个过程中你将感受到奉献的快乐,收获精彩且宝贵的回忆。当选择加入学生组织,就代表着自己要放下懒惰、放下消极、放下抱怨、放下犹豫,为更充实的大学生活全力以赴!” 星火启程:携理想行囊再赴山海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经过漫长的磨炼,张琪、吴汶澔、梁媛、汪紫璇如愿保研至他们理想的高校,石欣怡则选择加入研支团,有一份光发一份热,未来她将继续留校深造,而吴金懿、严天朗和王童瑶也穿越了重重群山,成功考研上岸。八位主席将带着优异的学业成绩、扎实的科研基础、丰富的工作经验,奔赴前方、续写华章。回望来时路,那些伏案疾书的夜晚、那些头脑风暴的会议、那些相携而行的身影,都凝成了青春纪念册里永不褪色的影像。他们深知,今日的破茧成蝶,既离不开师长的敦敦教诲,也源自那个在至暗时刻仍坚持掌灯的自己。 如今,站在全新的起点上,他们将带着自己的梦想与信念,继续坚定地前行。他们也想对学弟学妹说:“希望大家在做学生工作时不要抱着功利的心态,学生工作更多是提供给大家一个平台,让大家结识更多优秀的人,同时锻炼自己的社交和工作能力。这种帮助是无形且长期的,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像回旋镖一样正中你的眉心。”同时,他们也提到在大学中积极主动争取机会、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以及处理好与合作伙伴间关系的重要性,因为“机会永远只会偏爱有准备的人”。“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他们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心怀远大志向,肩负青春担当,不忘初心、敢想敢为,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华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纵使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他们用热血与拼搏在毕业季交出了一份不负青春,不负韶华的答卷。故事还在继续,当毕业骊歌响起,他们将携着理想的行囊再度启程。相信在未来的征途上,那份热忱与坚韧,必将指引他们跨越山海,抵达心之所向的彼岸。而这段成长与奋斗的故事,永远在菁菁校园里生生不息。 上一条:学院土地资源科学系耕地红线保护青年突击队联合多单位开展世界地球日活动 下一条:党建引领聚合力 院企合作谋发展——四川心匠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来院开展校企合作交流洽谈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