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痕迹 四川农业大学 资源学院 学院首页 通知公告 正文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科研动态 就业服务 学生工作 聚焦资源 师生风采 资源学院关于开展2025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2025年05月24日 全院同学: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回信精神,聚焦乡村全面振兴、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等国家战略,引领广大青年在大思政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现就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科创乡村·青年实干”大思政实践 二、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三、活动内容 全校性开展“科创乡村·青年实干”三万行动主题实践及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计划专项实践,引领万名学子深入万村,在科技助农、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实践中厚植爱农情怀、锤炼兴农本领,为农业强国建设挺膺担当。 (一)乡村振兴新质实践万里行 1.“天府粮仓”科技助农大实践 聚焦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依托科技小院、科创团队,发挥专业特色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势,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发展、产业发展、智慧农业打造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创新研究、良种良技推广、生态环保宣传等学术实践活动,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创新活力。 2.城乡融合万村大调研 结合城乡融合、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5周年等重要背景,以川渝各县域乡村为重要切入点,围绕乡村人才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开展有组织的调研实践,形成有质量的调研报告或资政建议,助力写好“四个融合”大文章,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二)农业强国建设万村感悟行 1.“强农兴农”红色基因传承实践 结合校本红色文化传承,组织学生重走红色足迹、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形成有温度的实践故事、有理论深度的调研报告、有感染力的视频作品等实践成果,在实践中传承弘扬“川农大精神”,坚定强农兴农初心使命。 2.“强农之路”发展成就观察与理论宣讲实践 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和乡村振兴生动实践为现实教材,走乡村、入基层,通过回访调研、入户宣讲、社会观察等形式,沉浸式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讲透创新理论、讲好发展成就、讲明发展前景,激发在农业强国建设中挺膺担当。 3.“兴农有我”劳动(耕读)教育协同实践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专业特点,走入社会、乡村、企业,将“一正四强 铸魂六器”的劳动教育特色育人模式和“四耕五读”的蜀韵耕读育人体系成果应用于各项社会实践中,协同融入专业实践、社会调查、公益服务等,助力乡村振兴。 (三)青春筑梦实干兴乡万岗行 1.百名硕博青年实干建新功 选派全日制在读优秀硕博研究生深入基层各领域兼职开展实岗锻炼、兼任基层团干部,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重大工程和项目攻关等,开展产业帮扶、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基层治理、青年状况调研等实践锻炼,推动思政、学术、实践深入融合,促进研究生学术创新和综合能力双向提升。 2.万名学子返乡实践谱新篇 鼓励青年学生积极报名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结合“返家乡”“逐梦扬帆”等相关要求,号召广大学子返乡参与政务实践、岗位实习、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等实践,将个人成长融入家乡发展,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砥砺品格。 3.学生资助政策乡村行 鼓励受助学生担任“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大使”,组建学生资助宣传实践团队,走基层、到农村、入社区、回母校,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及学校的学生资助政策、让学生资助政策走进千家万户,讲述自己或身边人的励志故事,调研了解困难学生家庭的现实困难和实际需求,以实际行动践行“受助、感恩、回馈”的资助育人理念,培养学生感恩知恩、担当奉献精神,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四)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实践计划(地方专项) 按照“校地协同、项目对接、产教融合、青年参与”工作理念,发布乡村振兴地方实践专项,通过“地方出题、青年答题、真题真做”的“揭榜挂帅”形式开展实践,引领学生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展现青年担当。(具体方案另行通知) 四、实践方式 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周和假期开展实践活动。 (一)团队形式: 团队形式:鼓励本、硕、博跨专业、跨学院、跨高校组队,团队成员为6—15人,实践时长不少于7天。 1.校级重点团队: (1)申重团队需提交《附件2:2025年学生暑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申报表》拟报名方案征集大赛(QQ群号:1039715376)遴选重点团队,学院根据方案征集大赛得分排名遴选0-6个院级重点团队,向校团委择优推荐0-2个团队参与校级重点团队遴选。 (2)重点项目原则上应由多支小分队构成,并涵盖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配备老师全程指导,实现跨专业或跨学院组队,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4天,并发布2篇及以上A类外宣新闻,及4篇以上B类新闻稿并签订不少于2份基地协议。 (3)遴选不超过60支校级社会实践重点团队,重点支持体现学院专业特色并符合实践通知要求的团队,根据实践效果给予不超过2000元/队经费支持。(重点团队考核办法详见附件15)。 2.专项实践重点团队 (1)专项团队需提交《附件2:2025年学生暑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申报表》拟报名方案征集大赛(QQ群号:1039715376),学院根据方案征集大赛得分择优推荐1-2支专项实践重点团队。 (2)重点项目原则上应由多支小分队构成,并涵盖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配备老师全程指导,实现跨专业或跨学院组队,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4天,并发布2篇及以上A类外宣新闻,及4篇以上B类新闻稿并签订不少于2份基地协议。 (3)遴选不超过20支社会实践专项重点团队,重点支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实践计划专项实践团队,根据实践效果给予不超过2000元/队经费支持。(考核办法详见附件15)专项团队最终要求以后续校团委通知为准! 3.研究生实践重点团队 (1)重点团队需提交《附件2:2025年学生暑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申报表》拟报名方案征集大赛(QQ群号:1039715376),学院根据方案征集大赛得分择优推荐0-2支研究生实践重点团队。 (2)重点项目原则上应由多支小分队构成,并涵盖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配备老师全程指导,实现跨专业或跨学院组队,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4天,并发布2篇及以上A类外宣新闻,及4篇以上B类新闻稿并签订不少于2份基地协议。 (3)遴选不超过20支研究生实践重点团队,重点支持研究生担任队长的实践团队,根据实践效果给予不超过3000元/队经费支持。(考核办法详见附件15)。 4.院级重点团队 (1)申重团队需提交《附件2:2025年学生暑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申报表》拟报名方案征集大赛(QQ群号:1039715376),学院根据方案征集大赛得分择优录取院级重点团队0-6支。 (2)院级重点团队原则上应涵盖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配备老师全程指导,实现跨专业或跨学院组队,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4天,并发布1篇及以上A类外宣新闻,3篇以上及以上B类外宣新闻稿并签订不少于1份基地协议。 5.一般团队 (1)团队需提交《附件6:资源学院2025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分队申报表》。 (2)学生可以所在居住地为单位组队,团队成员间可跨市、跨省,原则上一般团队需要宣发2篇及以上B类外宣新闻稿。 注:1.若重点团队未达到以上实践成果,则按情况减少相应经费支持 2.外宣新闻稿发布的认定时间截止于后期材料收集节点,请各团队注意宣发时间 (二)个人形式: 按照“返回家乡、就地就便”原则,积极参与逐梦扬帆计划等返家乡实践,实践时长不少于7天;积极关注资源学院社会实践群(QQ:420120914)内逐梦扬帆计划等社会实践项目活动情况。 (三)实践材料提交 (1)团队社会实践: 所有团队完成组队后完成“三下乡”“返家乡”项目注册,详情见《附件4:四川农业大学社会实践操作指南》。 团队材料由队长收集整理后将前期材料电子档发到实志中心邮箱(sicauzytwszzx@163.com)和纸质档材料递交至资源学院小白房,材料提交详情见《附件5:资源学院关于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材料收取说明》。 (2)个人实践: 由支书收集并统计班内参加个人社会实践同学的相关材料递交至资源学院小白房,材料提交详情见《附件5:资源学院关于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材料收取说明》。 [注]:1.本期社会实践2024、2023级支部参与率需达100%,2022级支部参与率需达90%,否则影响后续五四评优。 2.转专业的同学将材料交到原学院,学院班级等有关信息均填写未转专业时的信息。 五、活动开展流程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时间 发布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5月24日 开展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宣讲动员大会 具体另行通知 5月28日 上交所有前期材料,详情见《附件5:资源学院关于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材料收取说明》 资源学院小白房 5月30日12:30—14:20 开展方案征集大赛(拟推校级重点团队和确定院级重点团队) 具体另行通知 6月5日16:00-18:00 出征仪式(发放介绍信、实践物资等) 具体另行通知 暂定 全面开展社会实践 7月-9月初 社会实践总结交流、推优评奖 9月 六、总结表彰 1.实践后期团队及个人需提交相关材料,材料提交详情见《附件5:资源学院关于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材料收取说明》。学院对团队和个人提交实践材料进行考核后,根据考核结果在第二课堂成绩(社会实践版块)记录加分。 2.学校将于实践后期组织总结表彰,根据各实践团队申报情况和材料评选社会实践十佳团队、优秀品牌项目、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优秀通讯员、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社会实践优秀视频、社会实践优秀图文等奖项的评选表彰。 3.(1)获评校级重点团队/专项团队(包括“科创乡村·青年实干”三万行动主题实践及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计划专项实践) 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推优比例增加至30% 奖金支持 (2)获评院级重点团队 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推优比例增加至25% 奖金支持 (3)一般团队 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比例按团队人数的20% (4)获评优秀品牌项目、优秀通讯员、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社会实践优秀视频、社会实践优秀图文等奖项根据二课赋分规则加2-4分 注:具体奖励和评分规则请关注资源学院实践群内消息后期社会实践评优通知;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材料如社会实践图片、视频、外宣新闻稿、基地协议、表扬信均属于后期评优的参考资料。 七、实践要求 (一)高度重视,拓展育人路径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实践育人价值,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引导广大同学积极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各单位与实践地高校开展联合实践,与当地师生“结伴同行”,并与部分外联机构(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探索建立长期友好的交流合作机制。 (二)精心策划,提升育人实效 各单位要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充分调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指导和培养,突出重点和特色,持续推进实践过程资源共享、优势整合,提升育人实效。 (三)加强管理,坚守安全底线 各团队要加强过程管理和安全保障,提前跟家长沟通,签订好《附件11:资源学院2025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纪律安全承诺书》和《附件12:资源学院2025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家长同意书》,团队应提前了解服务地自然条件,做好突发事件应对预案和处理,关注极端气候变化,并设置安全负责人与学院实志中心保持联系。 (四)积极宣传,扩大影响范围 积极利用各种媒体打造宣传平台,充分利用:三下乡官网(http://sxx.youth.cn/)、中国青年网(http://edu.youth.cn/)、四川共青团网(www.scgqt.org.cn)、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门网站、@四川农大团委、微观川农等新媒体和大众传媒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工作经验,开展宣传工作,鼓励团队在活动策划、组织实施、成果总结等阶段主动对外宣传。 八、其他说明 1.根据校团委相关政策要求,每位同学可最多计入一次社会实践参与得分,一次先进个人赋分。 2.学院申报立项的团队需满足队长为资源学院学生! 3.《附件11:资源学院2025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纪律安全承诺书》和《附件12:资源学院2025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家长同意书》必须手写且家长需知! 4.团队完成组队后需要完成“川农实践志愿汇”注册(见附件4)。 5.申报及开展实践活动所需材料,请同学们见《附件5:资源学院关于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材料收取说明》查看详情。 6.每个团队必须设置安全员一名,负责同学安全情况并提交每日安全简报;通讯员一名,负责及时提交团队每日新闻稿与外宣情况。团队队长、安全员、通讯员可以是同一名同学。上述成员需加入资源学院队长群! 7.若有疑问可咨询: 资源社会实践群QQ:420120914 资源学院方案征集大赛群QQ:1039715376 资源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长群QQ:1045051666 实志中心张耀媛QQ:2199516865 实志中心郭洪莲QQ:2785024501 实志中心毛茂麟QQ:3319749075 若有任何疑问请扫码加入资源社会实践群了解详情: 共青团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委员会 2025年5月24日 附件【附件1.2025年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汇总表.xlsx】 附件【附件2.2025年学生暑假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申报表.docx】 附件【附件3 四川农业大学社会实践项目(个人)报告格式参考.docx】 附件【附件4.四川农业大学社会实践操作指南.docx】 附件【附件5 资源学院关于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材料收取说明.xlsx】 附件【附件6:资源学院2025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分队申报表.docx】 附件【附件7 资源学院2025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班汇总表.xlsx】 附件【附件8应急工作方案.pdf】 附件【附件9 介绍信.doc】 附件【附件10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样本).doc】 附件【附件11 资源学院2025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纪律安全承诺书.docx】 附件【附件12 资源学院2025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家长同意书.docx】 附件【附件13 资源学院2025年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信息汇总表.xlsx】 附件【附件14 2025年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结项表.docx】 附件【附件15四川农业大学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考核办法.docx】 附件【附件16社会实践校外宣传媒体平台说明.docx】 上一条:资源学院关于开展2025年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征集大赛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世纪国农”杯第四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技能大赛决赛结果公示 【关闭】